|
|||||
|
|||||
当旭日从城市的满目葱绿中冉冉升起,有一张笑脸荡漾在车间的每一个角落。那笑容像绿色的植被,渲染着电建人奋发向上的形象。在最平凡、最基层的岗位上,在多少次忙碌的工作中,他扎根一线,心怀梦想,勤勤恳恳、孜孜不倦地工作,用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奉献,诠释着生命的色彩。 他,就是电建重工结构总装车间高级冷作工李忠徐。 肯钻研肯吃苦,“铁裁缝”做出好成绩 2011年4月,李忠徐刚刚毕业实习,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与父母道别,就匆匆赶来公司报道。短暂培训后,他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,也是他一直坚守的工作——结构总装车间冷作工。 冷作工被人称作“铁裁缝”,就是要将各种型材加工成部件成品。好的“铁裁缝”就是要在“毫厘”之间做下功夫,做出质量过硬的部件。初来乍到的他,怀着对公司的美好向往,充满激情地一头扎进班组,他几乎每天都第一个来到班组,师傅工作时,他给师傅跑腿、递工具;师傅告诉他的一些知识和技巧,他会拿本子一一记下来,到自己实践的时候,认真研究...... 有了大师们的悉心指导,凭着肯钻研肯吃苦的一股牛劲儿,不到3个月,李忠徐的冷作工就“出师”了。有一次,在制作斗4#门座的过程中,一块厚度为30mm的面板需要折弯,超出油压机最大压宽1400mm的范围,按照以往惯例,需要外委加工,这样成本高、时间长,李忠徐与同事们商量、讨论后,决定自行研究加工。加工过程中,考虑到车间已有加工设备和折弯角度相对较小的实际情况,他们采用先将钢板需压弯处烤红,以降低钢板强度,再用角形模具在卷板机上压弯的制作方法。整个折弯过程只用了2小时,此举不但缩短了制作周期,大大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,也为以后制作类似的产品积累了经验,提供了参考。 责任点燃激情,勇于创新敢突破 多年来,李忠徐始终坚持扎根一线,先后参与国家存储器基地钢结构、翻车机端盘、螺旋式卸船机等重点项目制作。制作国家存储器基地钢结构时,由于长期习惯于机械图纸,对于建筑图显得尤为陌生,还是新产品,板厚大都是60mm和40mm,他顿感无能为力。为此,李忠徐在技术研讨会上,仔细询问,向其他单位学习,对每块板材需要的坡口角度、单边还是双边的坡口形式,以及钝边预留多少,与兄弟单位进行商榷,进而达到控制焊接变形量的要求。在整个过程中,李忠徐独当一面,保证了整个制作过程顺利完成。 无论是制作翻车机500#端盘,还是其他端盘制作,他都能保证每一个尺寸的精准,对翻车机工艺及关键把握得当,清料、放样、卷板、围盘、加工,每一道工序都熟记于心,每一个尺寸都印在脑海。 一年又一年,李忠徐配合班组,完成了数百台翻车机圆盘制作。在一拼一装间铸“重工装备”,在一点一滴中聚“电建精神”。虽然他从未学习过结构的专业设计,但是对结构件制作的理解却早已烂熟心间。在制造一线,对产品结构和装配的理解越来越深刻,对公司新产品技术研发提出过很多独到的见解。 前不久,公司承接的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的翻车机检修改造施工,时间紧,任务重,公司施工队在李忠徐的带领下,严格遵守首钢检修管理规范和安全施工制度,日夜奋战,采取24小时两班不间断施工,将原本25天的工期缩短至12天,保质保量完成了首钢炼铁厂翻车机的施工及调试工作,为业主后续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。首钢对公司的优秀表现予以表彰,特颁发了“最佳施工单位”奖。 十年耕耘守初心,硕果累累动力足 自进入电建重工工作以来,李忠徐没有丝毫懈怠,一直坚持着学习。他利用业余时间,报名参加了冷作工工艺、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课程培训,通过3年的学习,自学拿到了大专毕业证。 在工作完成后,他积极总结个人心得,不断完善,在业余时间自学了《钳工实用技术》、《钳工工艺学》等理论书籍,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,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,也提升了工作效率。 多年来,他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。他做事认真稳妥、沉稳干练、责任心强,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,先后多次获得公司“优秀青年”“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。2015年,他通过考核竞聘,成功从劳务派遣工转为电建重工正式员工,也是公司建厂以来第一批转为正式工的员工。此外,他锐意进取,积极参与公司各项活动,在公司团委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演讲比赛中,他突破重围,荣获第二名,在公司年度评优中被评为电建重工“劳动模范”,成为年轻人争相学习的好榜样! 正是因为电建重工有着许多像李忠徐这样爱岗敬业、好学上进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,才铸就电建重工的辉煌征程。因为热爱,全力以赴,因为相信,满怀信心,因为坚守,捷报频传……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