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守敬的“海拔”
来源:水电五局 作者:张毅 时间:2024-10-15 字体:[ ]

天台抽蓄电站主厂房1号机组提前封顶于海拔97.2米高程之际,我想起一位古人。

观星留星迹,治水定水准——他的名字叫郭守敬,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水利工程专家。“治水业绩江河长在,观天成就日月同辉”,这是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。

1279年,在他的领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,后世称之为“四海测验”。1280年,《授时历》告成,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。那时,他不会想到,690年后,月亮的背面会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。还有一颗中国人于1964年发现的小行星,也正式命名为“郭守敬”。

1292年春,他主持开凿了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(今北京什刹海)大运河最北的一段——通惠河的修建工程。他实地踏勘规划白浮泉、瓮山泊一线,不仅科学地解决了水源、泥沙等问题,而且按地形地貌变化及水位落差,在运河中设闸坝、斗门,解决了河水的水量和水位。“所选的线路虽然迂回,却保持了河道较小的水位落差梯度……从这里可以看出,郭守敬的地形测量技术实在是很高超的。”60多岁的他仅用了一年半时间,这条全长160多里的运河便全部竣工,完成京杭运河的最后贯通。

元代在隋朝运河的基础上,裁弯取直,修建成了长达1800公里,跨越10个纬度,沟通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5大水系的京杭运河。两千多年里,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兴修过程,终于在元代全线贯通定型。此后六、七百年间,都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。

作为工程人,我最感兴趣的是,他所使用的海拔、等高线等原理,我们今天在施工中依然遵从。去年秋天在家休假时,一口气看了中央台、江苏台、浙江台的三部关于大运河的电视片。在纪录片《中国大运河》中说到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”时,介绍郭守敬:“由此,他想到一个重要的概念,设定一个测量高度的基准点,以海平面为零点,这就是海拔的概念,早于西方海拔理论的提出五百年。”

我在以色列的时候,曾站在“海拔0米”标志处观赏提比利亚湖的迷人美景。这个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,湖面低于海平面213米,湖底最大深度48米,也曾在死海边欣赏凤凰花的绚丽如火。这个世界上最低的咸水湖,水面的海拔是-430.5米,最深处-800.112米。而我们修建的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中东抽蓄电站,安装的500米级超深高压竖井钢管,从负海拔到正海拔,就穿越了海拔0米的水平线……这一个个高度数据,都是以“海拔”为基准的。如今,我们无论是在国内,还是在国外施工,都是通用“海拔”这个测量术语。它无处不在,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。

他精心观测宇宙中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,潜心设计运河水的流道走向,《郭守敬传》说他儿时“生有异操,不为嬉戏事。”他的志趣从小就跟别人不同,不喜欢耍玩游戏。我想,也许志向高远的他,是以研究天地之行,治理江河之道为“游戏”罢。

他一生都沉迷于这个“游戏”之中。“1303年,成宗下诏,凡年满七十岁的官员皆可退休,唯独郭守敬,因为朝廷还有工作依靠他,不准退休。由此形成了一个新例:太史院的天文官都不退休。”他以身作则,又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。

在那些观测月亮的夜里,想必他也会想到过“嫦娥奔月”的传说。但他一定不会想到,当今中国的“嫦娥”在月球的背面挖出一个“中”字,还把挖出的月壤带回了地球。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,说的就是他,和像他这样的人们。他们也像他一样,在历史的天空上,熠熠生辉——

大运河全程的最高点,在山东济宁境内的“南旺水脊”,是根据“土专家”白英的建议修筑的分水工程,举世闻名,可与都江堰相媲美,毛泽东留下“三分朝天子,七分下江南”的千古赞语。

吴潜在宁波建立的测量城内外运河水位高低的“水则碑”,当水位超过碑上“平”字,表明需开闸排泄,水位在“平”字以下,则说明要关闸蓄洪。这古老的水则碑至今还伫立在月湖一隅,志书称吴潜治水“功不在禹下”。

“千里通波,共禹论功。”无论是“白浮泉引水”,“南旺水脊分流”,还是增减水量的“水则碑”,都隐含着“海拔”这个地理学上的重要概念的巧妙使用,是中国人无穷智慧的结晶和超凡能力的体现,既是异曲同工,也是巧夺天工。

上善若水。“通漕天下”的中国大运河,“开掘于春秋时期,完成于隋朝,繁盛于唐宋,取直于元代,疏通于明清,复兴于当代,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。”它孕育了京津、燕赵、齐鲁、中原、淮扬和吴越等六大文化形态,是流动的国家记忆,是鲜活的世界遗产。它是“水流”,是“物流”,更是“文化流”。构思此文,我仿佛看见滔滔运河在字词中无声流淌,在纸页间泛起波浪。帆影片片,棹歌声声,日夜荡漾着不尽的水上繁华。

大运河是生命之河,岁月之河,更是命运之河,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兴盛与衰亡,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它通汇古今,横亘南北,激荡的国风国潮,既见证了历史,成为了历史,更创造着历史。

星迹耀三光,观象先驱百代钦敬;水准验四海,治河楷模万世景仰。郭守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,与天地共存。


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
浏览次数: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