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|||
|
|||||
傍晚多了些许冷意,我裹了裹衣裳,漫步在这座古老的浮桥之上。偶尔也是会有这样的兴致,来感受远方的沁脾气息,去见证一天帷幕的徐图降下。 当迎面上剖开云雾的霞晖,当耳畔响起了归巢雀鸟的婉鸣,随着心底那一抹焦躁的消散,我闭上眼,仿佛听见了无形枷锁的破开音,继而沉浸在这身与心的荡涤。 睁开眼,古楼还很远。再度睁开眼,古楼在眼前。 原名唤作锦水奇观楼的它,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,历经多次焚毁,每次却都总是能够如同赤凤涅槃般重生,再次屹立在锦水之畔。千百年来,朝代更迭,工匠履新,它的样子还是如同当初那般,仅是染上了岁月的铅重。 我很好奇,在每一次几乎是被完全摧毁的情况下,工匠们是怀着怎样赤诚且无垢的匠心,将之近乎原模原样地重现了出来。 无意识地伸手拂上古楼那略显粗糙的外墙面,我猛然发现它的‘心脏’正在有力跃动着!一时间天地俱静,唯有它的‘脉搏’与我的呼吸,在这片蓝天之下交织共鸣。此刻我才意识到,或许眼前的古楼早已挣脱了字面意思那空洞的桎梏,缘于造就它的匠人早已为他赋予了灵魂。 战国《周礼•考工记》有载:知者创物,巧者述之守之,世谓之工。 智慧通达者建造甚至于创造了一件事物,是所称之为良匠,这不是简单地将之从无化有,更重要的埋下了传承的魂种。后来者以自己的视角去巧妙地撰述继承,亦可称之为良匠,虽然先辈匠人们当时刻画的血肉框架已经消散,但继承者的每一次雕琢,都落笔在当初的那颗魂种。 老一辈人常说,世间万物都是有着灵性的,建筑物自是如此。怀着怎样的心态去建造它,它便会以怎样的状态呈现出来。有的建筑物横跨千年历史长河,至今屹立在这片深沉的大地之上,有的却堪堪十数年,便草草没落。归根结底,还是在于建造者有没有匠心,具不具备工匠精神。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,党中央明确指出应当也必须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以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、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。这根植于民族自信的宝藏,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今,又一次散发出了独属于它的耀目光芒。 身为建筑行业从事者,工匠精神的含金量更是不用多说。在祖国大地上凿凿刻刻的我们,也唯有恪守信条,方能致远,远到那时间长河的尽头,仍旧如同金石一般璀璨耀眼。 缓缓将手远离眼前的古楼墙面,我的视线仿佛穿透了那岁月斑驳的外在,见证了古楼的损毁与再造。在那一幕幕如同走马灯般回转的画面中,我看到了有人提笔赋匾,那匾上有着四个尚未写全的鎏金大字。 我想不用去细细辨别,一切皆在不言中,那四个字的每一笔、每一划,尽是早已沉淀在了古楼的千年岁月里。 时间的沙砾冲刷着,那为历史所泼墨的画卷上,新旧事物交错浮起,古建筑的轮廓忽隐忽现,却未曾失去过所有的色彩。 当捧起一抔晶莹的时间流沙,看着它们从手指缝隙间缓缓流下,你仔细聆听,那是悦动着的一颗颗音符在奏鸣。它们在欢快的舞蹈、尽情地讴歌,它们承载着先辈的精神、包裹着传承的火魂,它们汇合成溪流奔向远方,那远方矗立着四个大字,我想不必去赘述。 铸工凝魂,愿我们皆为铸工,坦途不朽。 | |||||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 | |||||
浏览次数: | |||||
|